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沧州市体育局关于推进健身与健康融合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5-06-09   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扎实推进“健康沧州”建设,按照“全民健身国家发展战略”和“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体育局立足沧州实际,积极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

一、提高政治站位,做好健身与健康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按照健康沧州建设总体安排,树立大体育、大健康理念,充分发挥体育在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参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起草了《关于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以市政府名义研究制定出台《沧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联合市卫健委出台了《关于印发沧州市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建设标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动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从制度层面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工作保障。

二、把握关键环节,提升健身与健康融合发展水平

“十四五”期间,我们聚焦群众健康需求,突出“切实改善和提高全体国民的身体素质”与“切实抑制慢病发生率和提高慢病生存率”两大核心议题,围绕“增强国民体质”和“抑制慢性病”两条主线,大力提高全民健身工作科学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全力提升全民健身健康水平。

(一)大力抓好运动场地建设和精品赛事活动,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乐享健康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公共体育场设施建设,为群众科学促进健康提供便利按照“示范一批、提升一批、补短板一批”目标,持续实施体育惠民工程。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建、更新体育设施点位3000余处。其中新建提升篮球场、乒乓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田径场等各类场地800余个,建设健身步道110余公里,安装健身器材近10000件。群众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持续高涨。其中智能健身器材、智能大屏在群众健身活动中可进行运动语音数据播报,可在手机客户端和显示屏上查看教学视频、运动数据、运动计划等,在医疗行为基础上,推广体育健身康复指导,带给大众更科学的健身体验。二是举办多彩全民健身活动,搭建健身健康融合互促平台。近年来,我们相继举办第十一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大赛、“沧海武韵·魅力狮城”武术系列赛事、“文武沧州·跃动狮城”品牌系列赛、沧州半程马拉松邀请赛、公路自行车邀请赛、全国武术八极拳公开赛、沧州全民健身大会、冰雪运动会、沧州市第十五届运动会等百余场精品赛事,开展了涵盖马拉松、定向、航模、体育舞蹈、健步走、武术、骑行、羽毛球、篮球等二十余个品类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活动,通过各类赛事活动,有效吸引了群众参与,增强了群众科学运动、关爱健康意识,掀起了我市全民健身新热潮

(二)有效发挥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阵地作用,提升科学健身与健康促进工作水平

我市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分为健身级、医疗级。依托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医疗级融合中心,识别高危健康人群运动风险,并为其提供科学健身指导。依托健身中心、健身俱乐部建立健身级融合中心。

市级层面上,我市分别建有一个健康级、医疗级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健身级融合中心位于市全民健身中心,发挥各健身俱乐部,健身教练、运动指导师的作用,为融合中心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目前融合中心已实现常态化运营,将体质与健康检测、运动能力评估、科学健身指导等服务全面整合,依靠融合中心为群众开具个体化的科学健身指导方案,为广大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2023年度按照省体育局、省卫健委关于建设医疗级健身与健康融合示范中心的文件要求,与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合作,申报其作为河北省健身与健康融合沧州示范中心创建单位。按照“五个一”标准(一个诊疗室、一个健身与健康融合团队、一套运动处方、一个运动干预室、一批合作的健身机构)进行创建,成功通过了省级验收,被予以正式命名。融合中心组建了医疗、营养、运动等为一体的专家团队,结合医疗体检和体质检测为人群提供运动风险评估、运动处方开具、慢性病防治、膳食干预、健身健康服务指导和个体档案管理等多元健康服务,及时掌握对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人群的运动干预特点,促进健身与健康深度融合。2023年10月,联合市卫健委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召开河北省健身与健康融合示范中心启动仪式暨现场交流观摩会,各县(市、区)体育、卫健部门60余名骨干人员参加。

县级层面上,推动原县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向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转化,联合市卫健委先后下发了《关于建设县级融合示范中心的通知》等文件,召开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现场观摩会,指导各县(市、区)加快县级融合中心建设进度,力争2025年底实现市-县融合中心分层体系基本建立。

(三)主动创新打造“百姓健身房”沧州模式,树立高品质健身与健康融合发展标杆

以改革思维大胆尝试,结合我市实际,打造了沧州特色“百姓健身房”,积极拓展健身与健康融合新媒介。利用体育部门设施资源和社区场地资源的公益整合,吸引专业体育运营机构资金技术资源投入,达成三方共建、专业运营的新模式,大大降低百姓健身房建设成本。降低的建设成本切实转化为群众的优惠福利。百姓“每天只需5毛钱,步行5分钟”即可享受高品质、专业健身服务,让距离、时间不再成为群众健身阻碍,有效解决了群众健身“最后一公里”问题。在百姓健身房内设健康诊疗室。将融合中心医疗专业队伍、健康检测器械下沉百姓健身房,定期为会员开展1对1特色诊疗,根据诊疗结果出具科学有效的运动处方。疾病类型导流至医院,进行专业治疗,并开具运动处方,定期到百姓健身房锻炼辅助治疗。亚健康类型由运动处方师出具运动处方,提示风险值、建议运动类型、运动强度建议,由健身房根据处方制定健身计划。双方通过“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双向引流”模式共同致力于健身与健康融合一个“中心点”。2023年10月,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彪来沧调研了我市百姓健身房情况,对我市建设成果给予充分肯定。2023年11月,省体育局召开百姓健身房观摩交流会,组织全省14个地市体育部门来我市学习建设经验。2024,我局将“百姓健身房”建设纳入体育惠民民生工程,新建14个百姓健身房。让更多群众享受身边的全流程、专业化融合服务。

(四)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提升健身健康融合专业化服务水平

一是积极推动专业化人才素质提升我市先后选派4名医生、教练员参加了全省健身与健康社会体育指导员专项培训。培养了一批具备开具“运动处方”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具备“运动处方”执行能力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选派骨干人才参加了省体育局举办的“运动健康指导师”技术提升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运动健康指导人员的业务能力。二是注重人才队伍梯队建设。我局一方面选派人才参加省级培训,一方面注重做好“传帮带”工作,推动懂“体”懂“医”复合型人才队伍梯队建设。2024年至今,先后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了全民健身健康大讲堂、沧州市健身与健康融合指导师培训班(已开展八期)等培训,为全社会培养出相当数量的“社会健身与健康指导师”,推动全民健身与健康指导更具有系统性、规范性促进健身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模式。改变以往以健身指导为主的培训,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健身健康管理培训,推动其由健身指导向健康指导转变。借助全民健身大讲堂、健康讲座等优良平台,邀请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参与健身健康专家讲座,把医学健康知识融入到健身指导和健身运动中。近年来开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40余场次,新增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000余名。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健身与健康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体育、卫健等部门在系统的工作组织、管理服务机制上进一步深度融合。我局将深化部门协作和资源统筹,做好群众健身活动组织、体育健身健康指导和健康知识普及,在政策执行和工作落实上实现更大成效。

(二)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当前,群众对于健身与健康越来越重视,健身健康需求越来越高涨,对健身指导、健康管理人才需求越来越大。我局将与各级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医疗机构、体育社团组织等部门加强深化合作,加大对专业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提升群众健身健康服务能力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今年培训健身健康方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400人。

(三)强化科普宣传。广泛开展“运动是良医,健身是良药”“锻炼治未病”的健康生活理念宣传,传播科学健身、慢病防治、康复治疗等知识。广泛利用各类主流媒体、新媒体,传播健身健康理念,打造正面示范案例,积极提高全人群参与动力,营造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浓厚氛围。

(四)深化体医融合机制。推动融合中心与医院加强沟通,通力协作。医院在专业队伍、固定场所、资金支持等方面为融合中心提供支持。完善将群众从医院导流到健身场所、从健身场所导流到医院的流程机制。